久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精品芒果_99久久精品国产毛片_极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_免费成人结看片

24小時咨詢熱線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清華大學(xué) > 名師名家 > 詳細

在線選課

基本信息

培訓(xùn)方向

*已開啟信息加密保護,請放心填寫! *請保持電話通暢,我們會盡快與您聯(lián)系。

在線咨詢

程潔

點擊數(shù):8313 時間:2019-12-31 16:11

程潔

座右銘: 淡泊敬誠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學(xué)法學(xué)院憲法學(xué)與行政法學(xué)博士(1999),中國政法大學(xué)憲法學(xué)與行政法學(xué)法學(xué)碩士(1996),中國政法大學(xué)經(jīng)濟法系法學(xué)學(xué)士(1993)。

美國耶魯大學(xué)法學(xué)院富布萊特訪問學(xué)者(2003-4),芝加哥大學(xué)法經(jīng)濟學(xué)夏季研修班(2012),挪威奧斯陸大學(xué)人權(quán)研究所訪問學(xué)者(2001),中歐大學(xué)夏季研究班(1997)。

專業(yè)資格

1995年通過全國律師資格考試并獲得律師資格

學(xué)術(shù)兼職公共任職

2010年至今:北京市政府行政復(fù)議委員會非常任委員

2018年至今:國家保密戰(zhàn)略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2011-2017年:北京市西城區(qū)政府行政復(fù)議委員會非常任委員

2008-2009年:歐盟-中國信息社會項目中國專家

2006-2007年:借調(diào)至全國人民代表常務(wù)委員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澳門基本法委員會

研究領(lǐng)域憲法學(xué)、香港澳門基本法、司法制度、信息自由與信息安全、比較法、地區(qū)治理

研究概況(一)研究興趣領(lǐng)域:

1、人大制度(人民代表大會的權(quán)限:審計、罷免、預(yù)算、監(jiān)察專員、選舉訴訟)

2、違憲審查制度

3、規(guī)范沖突與審查

4、土地征用與房屋拆遷法律制度

5、信息公開制度(信息自由、隱私權(quán)與信息安全研究)

6、憲法史(包括中國憲政史、家法與國法)

7、香港基本法(香港基本法法理與判例專題)

(二)講授課程:

憲法學(xué)、比較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香港基本法法理與案例、民權(quán)法案比較研究、法律實務(wù)(公民權(quán)利救助)

學(xué)術(shù)成果主要發(fā)表

1. 專著

程潔:《治道與治權(quán):中國憲法的制度分析》,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程潔:《憲政精義:法治下的開放政府》,中國政法大學(xué)出版社2002年版。

2. 合著

廉希圣、程潔、王巧瓏:《澳門司法審查制度與基本法的實施》,澳門理工學(xué)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2010年版。

3. 譯著

《憲法與行政法》,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8年版。 (譯自英文版A. Bradley and K. Ewing, 14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7.)

《瑞典的議會監(jiān)察專員》,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2002年版 (譯自英文版Bengt Wieslander, Bank of Sweden Tercentenary Foundation, 1994)

《憲法與行政法文獻選編》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年版

4. 文章(中文)

程潔:《不對稱治理格局下香港的憲制基礎(chǔ)與憲法適用》,《中國法律評論》2018年第5期,第179-186頁。

程潔:《中國的準(zhǔn)違憲審查制度初探》,《政法論壇》2018年第3期。

程潔:《香港新憲制秩序的法理基礎(chǔ):分權(quán)還是授權(quán)》,中國法學(xué)2017年第4期,第88-103頁。

程潔:《資格限制還是經(jīng)濟約束: 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主體的制度考量》,《清華法學(xué)》2017年第2期,第126-138頁。

程潔:《香港基本法訴訟的系統(tǒng)案例分析》,《港澳研究》2016年第2期,第12-21頁。

程潔:《中央政府與香港政治發(fā)展的中道觀》,《中國法律評論》2015年第3期,第52-60頁。

程潔:《從管理本位到權(quán)利本位:“以公開為常態(tài)”的制度選擇》,《中國行政管理》2015年第7期,第27-30頁。

程潔:《中國憲法的制度改進與路徑選擇》,《清華法治論衡》2013年第17輯,第164-177頁。

程潔:(《自由的憲法與國家的憲法:評<全球憲政主義意識形態(tài)及其演變>》,《清華法治論衡》2013年第3期,第371-382頁。

程潔:《定密權(quán)的屬性與約束》,《保密工作》2013年第4期,第47-48頁。

程潔:美國的密級審查制度:依據(jù)、程序與理念》,《保密工作》2012年第10期,第23-25頁。

程潔:《新保密法修訂后國企定密的約束 》,《保密工作》,2012年第1期,第30-32頁。

程潔:《完善定密異議解決制度的法學(xué)思考 》,《保密工作》2011年第3期,第5-7頁。

程潔:《政府信息公開的法律適用問題研究》,《政治與法律》,2009年第3期,第28-37頁。

程潔:《香港憲制發(fā)展與行政主導(dǎo)體制》,《法學(xué)》2009年第1期,第45-57頁。

程潔:《美國言論自由的限度》,《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9年第1期,第20-29頁。

程潔:《<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與公共圖書館的實踐》,《情報資料工作》2008年第4期,第16-19頁。

程潔:《憲政發(fā)展應(yīng)著力解決好法治、民主和人權(quán)的關(guān)系》,《法學(xué)》2008年第4期,第24-25頁。

程潔:《地區(qū)普選的憲制基礎(chǔ)研究》,《清華法治論衡》第11輯(2008年版),第188-211頁。

程潔:《司法提請的憲法反思》,載《法學(xué)家》2007年第4期,第122-130頁。

程潔:《中央管制權(quán)與特區(qū)高度自治》,載《法學(xué)》2007年第8期,第61-68頁。

程潔:《雙軌政治下的香港司法權(quán)》,載《中國法學(xué)》2006年第5期,第47-59頁。

程潔:《耶魯法學(xué)教育的近近距離觀察與體驗》,載《法學(xué)》2006年第6期,第94-108頁。

程潔:《土地征收征用中的程序失范與重構(gòu)》,載《法學(xué)研究》2006(1),第62-78頁。

程潔:《美國憲法中的可訴性檢驗研究》,《憲政論叢》,2004年第4卷,第167-191頁。

程潔:《土地征用糾紛的司法審查權(quán)》,載《法學(xué)研究》,2004年第2期,第50-56頁。

程潔:《政府失信與公民不服從》,《中國社會科學(xué)文摘》2004年第2期。

程潔:《財政透明度與審計公開》,載《中國審計》,2003年第5期,第44-46頁。

程潔:《審計獨立與政府責(zé)任》,載《中國審計》,2003年第3期,第36-37頁

程潔:《國家審計監(jiān)督的現(xiàn)代化與法治化》,載《中國審計》,2003年第1期,第37-38頁。

程潔:《立憲主義的三種思想源流》,載《清華法律評論》第4輯,2002年,第27-39頁。

程潔:《走向開放社會:中國公共信息獲取與政務(wù)公開制度之檢討》,載《清華法治論衡》2002年第3輯,第460-476頁。

程潔:《程序中立原則論要》,載《行政法學(xué)研究》,1999年第3期,第54-59頁。

程潔:《康有為憲法思想述評》,載《法商研究》,1999年第2期,第123-128頁。

程潔:《環(huán)評報告的公開屬性及其制度實現(xiàn)》,《綠葉》2012年第9期,第37-44頁。

程潔:《公開與保密:以資訊公開制度為核心》,《岳麓法律評論》,2001年第2期,第32-39頁

5. 文章(英文)

Wei Cui, Jie Cheng, Dominika Wiesner, Judicial Review of Government Actions in China” in China Perspectives, (forthcoming vol. 1, 2019).

Jie Cheng, “Jurisprudential Basis for the New Constitutional Order of Hong Kong: Separation or Delegation of Powers”, China Legal Science (English Journal), vol.5, September 2017, pp. 56-83.

Jie Cheng, Why Late Qing Constitutional Reform Failed: An Examination from the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in Tsinghua Law review (10 Tsinghua China L. Rev. 107 (2017). pp.107-147.

Jie Cheng, “Enforcing Takings Clauses in China”, Tsinghua China Law Review, Vol. 7, No. 2, 2015, pp.192-219.

Jie Cheng, “The Story of A New Policy,” Hong Kong Journal, July 2009, available at http://www.hkjournal.org/archive/2009_fall/1.htm.

Jie Cheng, "Chinese Parliamentary Sovereignty: Constitutional Ground, Challenges and Transformation Prospects," Harvard China Review, Vol. VII, Issue 1, Spring 2006.

Jie Cheng, “Law Making and Law Enforcement in China”, by Norwegian Institute of Human Rights, 2002.

6. 參寫章節(jié)

第六章 香港憲制發(fā)展與行政主導(dǎo)體制,《香港特區(qū)政治體制研究》,香港城市大學(xué)出版社2017年版, 第95-116頁。

第十二章 中央政府與香港憲制發(fā)展的中道觀,《香港特區(qū)政治體制研究》,香港城市大學(xué)出版社2017年版,第223-242頁。

《政府信息公開理論與法益權(quán)衡的適用》,余凌云主編:《開放政府的中國實踐》,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2016年版,第161-174頁。

第三編巜政府信息公開》,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編:《北京市行政復(fù)議典型案例選編2016》(下冊),第1-111頁。

“Judicial Role in Land Taking Cases” in Resolving Land Disputes In East Asia, Edited by Hualing Fu and John Gillespi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pp.86-114.

第二章 憲法的創(chuàng)制與發(fā)展,載張千帆主編:《憲法》第二版,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3年版,第48-80頁。

李林主編:《法治發(fā)展與法治模式:中國與芬蘭的比較》,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193-207頁。

張福森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概要》,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中英雙語教材)。

《從黃巖訴訟檔案看清代基層調(diào)處的適用》,載田濤等主編:《黃巖訴訟檔案及調(diào)查報告》(下),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03-218頁。

周漢華主編:《外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比較》,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周漢華主編:《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專家建議稿》,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民主的法治觀》,載高鴻鈞等著:《法治:理念與制度》,中國政法大學(xué)出版社2002年版,第206-276頁。

“One Country, Two Democracies”, in Great Practice Of Hong Kong Basic Law,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0. (《一個國家,兩種民主制度》,載《香港基本法的偉大實踐》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0年版。

《中國的法律沖突》,載《英國法律周專輯》,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以下為部分翻譯章節(jié)或文章:

Chapter 6: Fundamental Rights and Duties of the HKSAR, in “Xiao Weiyun, One Country, Two Systems—An Account Of The Drafting Of The Hong Kong Basic Law,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1. (中翻英)

《聯(lián)邦主義與憲法設(shè)計的規(guī)則》,載《公共論叢:憲政主義與現(xiàn)代國家》,三聯(lián)出版社2003年版(譯自Peter C Ordeshook & Olga Shvetsova, "Federalism and Constitutional Design."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8, 2003, pp. 27-42) in Res Publica: Constitutionalism and Modern State, Vol. 4, Sanlian Publishing House, 2003)

《合法性與現(xiàn)代性導(dǎo)論》(譯文),載《清華法治論衡》第2輯,2002年版(譯自 William Connolly, “Introduction of Legitimacy and Modernity (Legitimacy and the State, edited by William Connoll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84) inTsinghua Forum of Rule of Law, Vol.2, 2002. )

《美國法院的雙重體制》,《美國:遴選法官的制度》,載《讀本:美國與德國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北京, 中國政法大學(xué)出版社,1999 (譯自Henry Abraham, “Dual Structure of American Courts”,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of Judg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Judiciary (10th edition, 1996)), in Reader: Judicial System and Judicial Procedures in the U.S. and Germany, edited by Song B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Press, 1999. )

《美國的律師業(yè)》載《讀本:美國與德國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北京,中國政法大學(xué)出版社,1999(譯自Stephen Gillers, “The American Legal Profession”, (in Allan B. Morrison ed. Fundamentals Of American Law (1996)) in Reader: Judicial System and Judicial Procedures in the U.S. and Germany, edited by Song B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Press, 1999.)

昂山素姬:《自由、發(fā)展與人的價值》,載《公共論叢:直接民主與間接民主》,三聯(lián)出版社1998年版(譯自Kyi., Aung San Suu, "II. Freedom, Development, and Human Worth."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6 no. 2, 1995, pp. 11-19) in Res Publica: Direct Democracy and Indirect Democracy, Sanlian Publishing House 1998. )

陳祖為:《亞洲的價值觀、儒教與人權(quán)》,載《公共論叢:直接民主與間接民主》,三聯(lián)出版社1998年版(譯自J. Chan, “Asian Values, Confucianism and Human Rights”, in Res Publica: Direct Democracy and Indirect Democracy, Sanlian Publishing House 1998. )

《21世紀(jì)的儒教民主制》,《公共論叢:自由與社群》,三聯(lián)出版社1998年版(譯自Daniel Bell, Confucian Democracy in the 21st Century, in Res Publica: Liberty and Community, Sanlian Publishing House, 1998.)

《亞太安全的理論模式》 程潔 1997年第4期 北京,《戰(zhàn)略與管理》(譯自Martin Griffiths, “Theoretical Modes of Asia-Pacific Security”, in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Vol. 4, 1997. )

《立憲原則的比較研究》,《公共論叢:市場社會與公共秩序》,1996年第2期,三聯(lián)出版社(譯自Peter Ordeshook, “Some Rules of Constitutional Design” ((1993) Social Philosophy and Policy, 10(2), 198-232.), in Res Publica: Market Society and Public Order, Sanlian Publishing House 1996. )


最新文章
【干訓(xùn)網(wǎng)聲明】網(wǎng)站有的文章及圖片均來源于學(xué)校官網(wǎng)或互聯(lián)網(wǎng),若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gzldyjy@yeah.net刪除。
電話
400-6007-016
咨詢
二維碼
頂部
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