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由中國醫師協會、《醫師報》社主辦的第六屆醫學家峰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公布了“推動行業前行的力量”系列獎項,附屬同濟醫院五位專家獲獎。
同濟醫院腫瘤科主任袁響林教授榮獲“十大醫學先鋒專家”稱號,風濕免疫內科主任董凌莉教授的研究“湖北省風濕患者感染新冠風險”獲評“十大抗疫研究”,胸部腫瘤科副主任褚倩教授獲“十大醫學新銳”稱號,心血管內科周寧副教授獲“中國健康星十大公益人物”稱號,血液內科副教授黃亮獲評“十大青年研究者”。
近年來,我國學者用創新性科研成果推動我國醫療事業前行,向世界展示中國智慧。同濟醫院腫瘤科主任袁響林教授在放射性肺損傷、肺癌腦轉移預測及消化系統腫瘤精準放療方面做出了開拓性的工作,對該學科在中國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他在國內率先開展基因層面預測惡性腫瘤放射敏感性及放射損傷,建立了放射性肺損傷和肺癌轉移預測模型,承擔國家級課題5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Lancet oncology、Lancet lnfection disease、JCO、CCR、Autophagy、Annals of Oncology等國際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代表中國學者在精準放療及放射防護方面發出我們自己的聲音。
在這場新冠肺炎“家園保衛戰”中,同濟醫院醫務人員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同時還迅速開展了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為我國及世界疫情防控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同濟醫院風濕免疫內科主任董凌莉教授團隊聯合多家醫院進行了多中心回顧性臨床研究,此研究是全球首項評估風濕疾病患者新冠肺炎感染風險的研究,也是第一個基于新冠感染病例和密切接觸者數據集的研究。
同濟醫院胸部腫瘤科副主任褚倩教授時刻關注前沿療法,為患者爭得生的希望。她推廣支持治療,讓每位患者過有尊嚴的生活。她攻關科研,先后主持國家重大科學儀器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課題十余項,在闡明肺癌發病機制、提高免疫治療療效、增強放射治療敏感性、延緩肺癌靶向治療耐藥方面作出了突破性貢獻。
同濟醫院心血管內科周寧副教授在心力衰竭和心血管危重癥的基礎與臨床研究方面頗有建樹,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十余項,參與多項新冠肺炎重癥患者診療的臨床研究。同時,他還積極推進心血管健康科普,運營自媒體“周悘說”關注量超百萬,是第13屆全國青聯常委、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中宣部“時代楷模”英雄群體成員和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
同濟醫院血液內科黃亮副教授聚焦淋巴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治療的應用及研究;他針對高度惡性的侵襲性NK細胞白血病開展多組學和機制整合研究,此研究結果可能延伸至多種具有類似特征的腫瘤;他提出的在CAR-T細胞治療中預防慢性乙肝患者病毒再激活的方法,為相關指南的制定提供了循證依據。
自2016年起,醫師報發起“推動行業前行的力量”系列評選暨醫學家峰會,已經成功舉辦了六屆,旨在樹立行業正能量,挖掘和鼓勵更多優秀醫務工作者,充分展現廣大醫務工作者的職業精神。本次峰會采用線上+線下的方式同步召開,會議直播期間,累計收獲點擊量195萬人次。
.